開展主題教育是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重點措施、組織保障,深刻闡釋了“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主題教育總要求,強調要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發展實踐,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其中創新是第一動力、協調是內生特點、綠色是普遍形態、開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通過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山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是全國唯一 一個以偉人名字命名的地級城市;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深中通道即將通車,南中城際加快建設,交通區位優勢愈發凸顯;擁有雄厚的制造業基礎,制造業門類較為齊全,產業集群化發展特征鮮明;城鄉融合水平較高,社會治理和諧,入選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第六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城鄉居民收入比連續多年保持全省最低;自然生態本底優良,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成為全省首個獲得中國氣候宜居市的地級市。要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核心要義、實踐要求,深刻把握這次主題教育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高質量發展核心內容,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奮力開創中山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一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與廣深港澳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對接,協同構建“廣深港澳研發+中山孵化產業化”區域創新體系。支持龍頭企業建設高端實驗室、研究院,引領帶動高端人才、高端項目的引進。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在集成電路、工業軟件、高端設備等領域補齊短板,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堅定工業立市、制造業強市不動搖,以“新十大艦隊”為領航,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優化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改革等多管齊下,全力支持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布局新能源、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強鏈補鏈優鏈拓鏈,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二是大力推動城鄉建設現代化,打造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山樣板”。深入實施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深化市直管鎮體制改革,探索片區統籌發展,做大做強鎮域經濟,打造內通外聯的交通體系,改善提升城鄉面貌。集聚優勢資源做強城市中心,推動城市格局優化拓展、資源要素優化整合,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走出一條具有中山特色的高質量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之路。
三是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更加美麗中山。依托獨特山水資源和生態本底構筑生態保護屏障,充分利用五桂山豐富的自然生態稟賦打造“灣區綠谷”,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打贏水污染治理攻堅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城市不達標水體。把握中山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建設契機,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制定落后產品產能清單,嚴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入駐,爭創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并以碳達峰、碳中和牽引帶動產業低碳化、能源清潔化、生活方式節約化,努力打造“雙碳”發展示范區。
四是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充分發揮中山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和地處大灣區幾何中心的獨特區位優勢,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精神。以中山市建設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為牽引,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重點領域謀劃創造性引領型改革,緊密對接深圳先行示范區和橫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臺,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五是促進共同富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把握中山城鄉融合發展水平較高、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建設等優勢,持續完善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保障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均衡化,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抓好各項民生實事落實,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安排,加大社會保障力度,促進物質富裕、精神富足同頻共振,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生。
(作者系中山市經濟研究院院長,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教授)
編輯? 張英? 二審? 周振捷? 三審? 岳才瑛